多琳小说

多琳小说>我在大明割韭菜 > 第149章 明之亡(第1页)

第149章 明之亡(第1页)

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,所有的国家都在做一件事。

投入和产出。

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。

大体上,方式有两种。

一、对外发展战争,掠夺国外的财富。

这个时候,就是对军队的投资。

牺牲掉本国的轻工业,甚至民生,大力投资军工业,发动对外的战争。

而回报就是打赢战争,要求对方割地赔款,或者在当地建立自己武装的商社或者企业来施行武力垄断式赚钱。

二、投资本国的轻工业、教育、重工业,拉动内需,实现内部循环,组建群体产业,发起对外的贸易,实现内外流通的收入增长。

但归根结底就是投入和产出。

一旦投入大于产出,就会产生危机,一旦这个危机过长,就会使内部崩溃。

这就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。

至于行政腐败,中央朝廷对地方的辖制过弱,边军腐败,皇帝决断失误,都是重要原因,却不能算根本。

所以,解决之道,就是从投入和产出出发。

例如想要投入产出成正比。

一、就得干掉中间商,整顿吏治。

二、只有整顿完吏治,新农税才能施行下去,粮食问题才能解决。

三、发展产业,由于技术限制,可以优先发展轻工业,投入建厂,拉动劳动力,增加部分底层群体的收入。这样可以扩大税基,同时国营企业自己也可以趁着建立产业增加收入。

这是良心的投入产出。

四、对外发动战争。例如安南,一年四熟。投资组建军队,占领安南,产出就是粮食,拿回来的粮食收入一定要高于军队的投资,这才是健康的,否则就是亏本的。

五、大力投资研发技术,增加效率。

例如对水泥路的投资,可以增加货物运输效率,增加军队调度效率,减少中间时间成本,这是商业时代必须有的。

如果从矛盾论的角度分析。

明末最大的矛盾不是边境矛盾,皇太极自己都没有想过要入主中原,直到崇祯十五年,皇太极还在和崇祯谈和。

李自成更没有想过要灭亡明朝,直到他快要兵临北京城,还跟崇祯谈条件。

他跟崇祯说,只要封他一个西北王,税他自己收,有自己的官僚体系就可以,这北京城咱也不进了。

而且鞑清来袭,咱也出兵给你打鞑清。

崇祯自己不答应。

李自成只要攻占北京城了。

这也说明了明末外交的死板,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。

当主战成为政治正确,也是一种悲哀。

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,不应该是以个人面子为重,而是权衡全局利弊。

李自成之亡,亡于其对地主乡绅动刀子过快。

在得天下之前,必须安抚拉拢地主,朱元璋当时就是这样做的。

但是李自成还没有统一天下,就对地主乡绅挥刀了。

地主乡绅这个阶级掌握了财力、舆论,是不容忽视的。

明末是一个扭曲的年代,充满了黑暗幽默。

它的明灭并不可惜,无数老百姓甚至拍手叫好。

只是惋惜的是,被满清入主了中原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绿茶雌性声声唤,众兽夫心痒难耐  乱世草莽: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  崩铁:从翁法罗斯开始的救世之铭  快穿:她来了,恶人莫逃  破事3:我要带领迫事部走向辉煌  穿成年代女配,退婚男主求我种田  时空御灵:星辰时空传奇  说好替嫁又反悔,她画画收拾渣渣  仵作生香  剑斩魔影:都市修真破案传说  本相权倾朝野,请陛下驾崩!  老太太重生七零发癫,不孝子靠边  被暗恋大佬带回家,前夫还在等我后悔  系统奖励我修仙  移动城市种田指南  人在俄国:我有每日情报系统  我只会虐菜啊  总裁,夫人携五宝掀翻了您的祖坟  七次心动沉入西海回音是你  我以科举证长生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